系部邮箱 处长信箱 学院主页
  首 页 机构设置 教务通知 教务新闻 教务简报 教学文件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 教学竞赛 教学督导 办事指南 资料下载
发布时间:2013.09.05 新闻来源:jwc 浏览次数: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一项长期任务。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做好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为核心,以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为保障,以完善与规范课程教学文件为基础,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积极构建与新型教育模式相适应的课程教学平台,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以课程建设推动我院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课程建设要体现以学生为本,适应学生学习需求,满足学生发展需要。要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以优秀课程为重点、以精品课程为示范和特色,注重教学内容的经典与现代、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先进性与有效性并重以及网络课程优先的建设原则。

(二)建设目标

1.合格课程建设目标:毕业生满1届的专业,其所有课程均应达到合格要求;毕业生不满1届的新专业,凡讲授1轮以上的课程均应达到合格标准。

2.优秀课程建设目标:至2012年底,院优秀课程达到35门;到2015年,院优秀课程达到65门以上。

3.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构建院、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到2012年底,争取建成院级精品课程8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5门以上;到2015年,使院级精品课程达到25门以上,力争建设省级精品课程8门以上,国家精品课程1门以上。

二、建设内容

(一)合格课程建设

合格课程应以教学大纲制定、教材选用、教案和实践教学指导书、试题库等教学文件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主讲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合格为重要指标进行建设,达到教学文件齐全规范,课堂教学质量较高的验收标准。具体要求是:

1.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合格课程建设阶段,可以暂不设课程负责人,但需指定主讲教师主持课程基础建设工作,课程主讲教师所学专业及职称或学位符合规定,课程组形成人员相对稳定、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教师梯队。

2.注重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科学、正确,经过主讲教师1轮以上(含1轮)教学过程整合,能够吸收本专业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合理。

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选用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比较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选用教材符合要求。选用省级以上(含省级)优秀教材或国家著名出版社出版教材。

5.教学文件齐备。具有与教学要求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及试题库或试卷库等。

6.主讲教师所授课程受到学生肯定,在近3次学生评教中至少有1次为良好以上(含良好),系、部及学院教学督导组评价较好。

(二)优秀课程建设

优秀课程要在合格课程基础上,确定一名课程负责人和几名课程主讲教师,配备必需的实验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要以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基础,以多媒体教学作支撑,提高课程建设质量。要按照课程类别、性质和教学需要,合理确定优秀课程在各专业中的分布,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优秀课程建设,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具体要求是:

1.教育思想观念比较先进。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等现代教育思想在课程建设中得到贯彻与体现。

2.教师队伍水平较高。由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的具有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为课程负责人,形成结构较合理、人员较稳定的教师梯队,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整体水平较高、教学效果好。

3.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科学,经过课程负责人2轮以上(含2轮)教学过程的整合;注重教学改革研究,注意吸收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4.教师队伍教学成果较多,至少有1项获院级以上(含院级)奖励。

5.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有效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教学有特色,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明显的作用;

6.注重考试改革。考核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

7.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

8.教学文件(内容同合格课)齐备、规范,教学组织管理科学、有效。

9.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较高,在近3次学生评教中至少有2次被评为良好以上(含良好),系、部及学院教学督导组评价较好。

(三)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要在优秀课程的基础上,以先进性、科学性、示范性为标准,以网上教学资源建设为特色,以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教学、教学研究和科研水平为标志,通过群体协作与整合先进研究成果等方法,建成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课程教学网络平台,达到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一流教学质量的课程建设高级水平。具体要求是:

1.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体现现代教育理念,能满足学生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2.要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并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和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高水平教师梯队,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3.要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教学内容要先进、科学,并经过课程负责人3轮以上(3轮)教学过程整合,及时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纳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4.不断改革教学方法。能够采用与学生状态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符合现代教育要求。

5.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方式,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工作。

6.加强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在主要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和试题库或试卷库、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教学录像等)上网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加强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方面内容的建设并具有明显特色,争取经过几年的努力,达到进行远程教学的要求,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7.不断深化考试改革。建立有效、可信度高的考试机制,考核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鼓励探索和尝试网上考核。

8.注重教材建设。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重视建设一体化的与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9.课程要连续开设3年以上(含3年),具有与其相配套的现代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组织管理科学、规范。

10.课程负责人要有较高的师德、学术造诣和教师水平,有省级以上(含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在近3次学生评教中至少有1次优秀、1次良好或以上,系、部及学院教学督导组评价好。

附:选聘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的标准

课程负责人所学的专业应与其负责的课程所属专业一致,并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含副教授)或博士学位;课程主讲教师所学的专业应与其主讲课程所属专业一致或经过1学期以上(含1学期)的该专业方向进修学习,并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含讲师)或硕士以上学位(含硕士),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三、实施措施

(一)加强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保证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院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教学副院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务处负责组织开展合格课程验收和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等立项评选,对各类课程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等工作;系(部)也要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单位各专业的课程建设规划,确定课程建设目标和实施步骤,组织开展合格课程的建设、指导、验收和检查,组织申报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等工作;教育技术中心是学院网上课程资源库建设工作的技术支撑实体,负责教师课堂录像制作、材料上传、网络维护等技术工作,并建立学院专门的课程建设网站,确保网络畅通。各单位要在学院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工作,密切配合,为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组织与技术保证。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学院要重点引进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双高的教学带头人或主讲教师。四年内,计划引进8-10人;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在职教师进行短期进修,四年内计划培训教师30以上;充分开发利用院内教学资源,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师中开办现代教育技术高级培训班,全面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的能力。

(三)强化教改立项研究内容与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不断更新课程建设内容

加强对原有教改立项项目管理,强化教改研究成果的实践和应用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与课程建设关系密切的,以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等为内容(含实践教学)的研究项目,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及时融入课程建设之中,从而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各类课程建设质量

学院将每学期组织专家进行合格课程的鉴定验收和优秀课程、双语课程及精品课程的评选立项,并对通过鉴定和立项的各类课程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及时对各类课程的建设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尤其是要对上网内容进行不断升级和更新;对在检查、评估中发现的后续建设工作不力、水平不高的课程,将取消其相应的荣誉称号。被取消荣誉称号的课程两年内可以申请一次复查,复查合格的课程可以恢复其原有的荣誉称号。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课程建设

1.对评选出的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学院分别授予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优秀课程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提供一定数额的前期建设和后续建设经费,并从精品课程中择优推荐参加省级精品课程的评选。

2.把课程建设结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职务晋升以及评选优秀教师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量化赋分时将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与同级教改立项同等对待。

3.对课程建设工作积极、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或奖励。

(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为保证课程建设质量,实现课程建设目标,学院还要加大课程建设经费投入力度,设立课程建设专项经费,专门用于精品课程、优秀课程等建设工作。

四、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教务处 All right reserved;联系邮箱:bdjwc2022@163.com
地址: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东丰路西1999号 新校区综合楼6楼 邮编:136000